央行报告:当前我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,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 世界观察
金融界5月16日消息 5月15日,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,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(GDP)同比增长4.5%,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 同比上涨1.3%。
报告提到,我国通胀水平处于温和区间。过去一年、五年和十年,CPI年均涨幅都在2%左右。今年以来物价涨幅阶段性回落,主要与供需恢复时间差和基数效应有关。我国经济运行开局良好,同时通胀保持温和,CPI涨幅逐月下行,4月涨幅降至0.1%,PPI近几个月运行在负值区间。总的看,若经济保持正常增长态势,CPI阶段性回落的影响不宜夸大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本轮物价回落客观上有以下因素:
一是供给能力较强。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有力支持下,国内生产持续加快恢复,PMI生产分项保持在较高景气区间;农副产品生产稳定、物流渠道畅通,也保证了居民“菜篮子”“米袋子”供应充足。
二是需求复苏偏慢。实体经济生产、分配、流通、消费等环节本身有个过程,加之疫情的“伤痕效应”尚未消退,居民超额储蓄向消费的转化受收入分配分化、收入预期不稳等制约,特别是汽车、家装等大宗消费需求偏弱。近期居民出现提前还贷现象,也一定程度影响当期消费。
三是基数效应明显。去年国际油价一度逼近140美元大关,今年以来已回落至80美元附近,带动CPI交通工具燃料和居住水电燃料的同比增速走低;疫情扰动使得去年3月鲜菜价格反季节上涨,对今年也存在高基数影响。GDP等宏观经济数据同样存在明显基数效应,去年二季度受疫情冲击GDP同比降至0.4%,低基数作用下今年二季度GDP增速可能明显回升。
未来几个月受高基数等影响,CPI将低位窄幅波动。今年5-7月CPI还将阶段性保持低位,主要受去年同期CPI涨幅基本在2.5%左右的高基数影响。但要看到,随着基数降低,特别是政策效应将进一步显现,市场机制发挥充分作用,经济内生动力也在增强,供需缺口有望趋于弥合,预计下半年CPI中枢可能温和抬升,年末可能回升至近年均值水平附近。
报告表示,当前我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。通缩主要指价格持续负增长,货币供应量也具有下降趋势,且通常伴随经济衰退。我国物价仍在温和上涨,特别是核心CPI同比稳定在0.7%左右,M2和社融增长相对较快,经济运行持续好转,不符合通缩的特征。
中长期看,我国经济总供求基本平衡,货币条件合理适度,居民预期稳定,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。
通缩讨论,可以休矣
4月CPI继续回落、逼近0,引发通缩讨论增多,其中不乏误解、误读。针对相关问题,国金宏观解读称:
一问:通缩大讨论?通缩是个伪命题,担忧大可不必
物价是经济短周期波动的滞后指标,不能仅以物价回落来评判经济进入“通缩”。过往经验显示,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主要由需求驱动,物价跟随需求变化而变化,使得物价变化滞后经济1-2季度左右;经济复苏初期,需求才刚刚开始修复,对价格的提振尚不明显,使得物价指标低位徘徊,例如,2015年初、2017年初CPI同比均在1%以下。
领先指标持续修复,显示经济处于复苏初期。以企业中长期资金来源刻画的有效社融增速,去年9月以来持续回升,由去年8月的8.7%回升2.8个百分点至今年4月的11.5%;按照有效社融变化领先经济2个季度左右的经验规律,本轮信用扩张会带动经济在2023年初见底回升,1季度经济指标已有所体现。
年初以来物价的回落,受基数、供给和外需等影响较大;伴随拖累减弱、需求修复,CPI、 PPI或在年中前后开始抬升。除去年基数较高外,猪肉、鲜菜等食品价格回落,及油、气价格回落等,对CPI、PPI的拖累显著,而线下活动相关服务、衣着等价格逐步抬升。伴随拖累减弱、需求支撑增强,CPI即将底部回升、PPI在年中前后开始抬升。
二问:资金空转加剧,政策托底无用?周期启动,渐入佳境
经济复苏初期,资金存在一定空转较为常见。经验显示,资金空转多发生在经济回落、货币明显宽松阶段,部分资金滞留在金融体系,使得M2-M1“剪刀差”扩大,去年底以来也有类似特征;有所不同的是,当前资金多滞留在银行体系、而不是非银金融机构,与居民理财回表、购房偏弱带来的居民与企业之间信用派生偏少等紧密相关。
稳增长思路不同,使得信用派生驱动和表征不同过往,企业有效信用派生自去年9月以来持续改善,而房地产相关融资拖累总体信用派生。传统周期下,信用扩张以房地产驱动为主,使得居民贷款增长明显快于企业;相较之下,本轮信用修复主要靠企业融资扩张,有效社融从去年9月开始持续回升,而居民信贷一度拖累社融回落。
本轮信用派生带来的经济效应不同过往,有效信用派生对企业行为的支持已开始显现。去年3季度以来,资金加速流向制造业,而房地产相关融资显著弱于以往,使得制造业投资表现显著强于房地产;伴随融资的持续改善,企业资本开支在1季度有所扩大。但房地产“缺位”,压低了信用派生和经济增长的弹性。
三问:中观数据已现“疲态”?疫情“后遗症”或被过度渲染
高频指标报复性反弹后走弱,主要缘于场景恢复的“脉冲”;但疫后“疤痕效应”的存在,使得大家容易产生悲观情绪。疫情政策调整,放大了“春节效应”带来的经济波动,部分高频指标报复性反弹后出现走弱的迹象。其中,偏消费端的活动多在2月底之后走弱,偏生产端略晚一点,导致宏观数据屡超预期的同时,市场信心反其道而行之。
内生动能的修复已然开始,消费动能或被低估,前半程靠居民出行和企业消费,后半程靠居民消费能力的恢复。出行意愿的持续改善、企业经营活动正常化等,皆指向场景恢复带来的消费修复持续性和弹性不宜低估;批发零售、住宿餐饮等服务业,及稳增长相关行业招工需求在逐步修复,有助于推动收入与消费的正循环。
地产链条的“积极”信号也在累积。地产大周期向下已是共识,地产链条修复会弱于传统周期;但小周期超调后的修复出现一些“积极”信号。1)高能级城市地产供给增多、质量改善,利于需求释放、形成供需“正向循环”;2)中西部地区棚改加码(可比口径增长近60%)、中西部地区收入修复等,有利于稳定低能级城市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