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双招双引” 宿州再出击
招大引强、招才引智,既可以重构产业存量,又可以新增优质动能,是推动宿州市加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首要战略举措。
2月14日,在宿州市招大引强暨人才发展工作推进大会上,市委书记杨军强调,“一个人浑身是铁,也打不了几根钉”,要充分利用好各招商小分队和商协会优势,形成全市大抓项目、抓大项目的新格局。
(资料图片)
在当天稍早前举行的宿州市重大项目及人才团队签约仪式上,市委副书记、市长王启荣也指出,聚焦重点产业“招大引强”,聚焦大院大所“招才引智”,聚焦科技创新“招高引新”,推动更多大项目顶天立地、好项目铺天盖地。
一天内连开两场会议,主题都是“双招双引”,宿州市委、市政府现场晒成绩、当场揭问题,向外释放冲刺全国百强市的决心信心。
全市招大引强暨人才发展工作推进大会现场。人民网 陶涛摄
破局:抓准“牛鼻子”
一直以来,宿州市主要负责同志在对外推介宿州时,常会从“宿”字说起:
“大家请看,这是宿州的城市Logo。‘宿’字的上半部可以理解为房屋,代表温馨的‘家’;下半部左边的‘亻’旁,意为人丁兴旺;右边的‘百’字,意为百业兴盛。这个‘宿’字,通过会意之法,形象地展示出宿州是一个有人、有家、有百业的宜居宜业之地。”
紧接着,他们再从多个维度讲述宿州的全貌:比如近年来,宿州市由“贫困帽”转换成“文明帽”,推动了新型工业化、城镇化“两只轮子”,融入了长三角一体化、淮海经济区“两个圈子”,擦亮了“中国云都”“中部鞋都”“两块牌子”。
宿州市云计算数据中心。宿州市委宣传部供图
然而,随着市场需求、发展阶段的变化,宿州的传统优势在弱化,而与之相伴的“低小散”等先天不足逐渐凸显。
比如企业体量不大,宿州市招引企业普遍存在体量小、投入少、底子薄等问题,对产业的带动性、支撑性不够,而且存在项目开工率、资金到位率不高等不足。
这些问题背后的根源就是重大项目招引不足,尤其是新兴产业投资“失速”。会上,王启荣进行了精准剖析:招引热情不高,一些小分队外联能力不强、外出频次不多、信息渠道不畅、专业度不高,导致错失抓投资的“窗口期”;人才引育不快,无法持续广筑发展动力源,导致较难引进大好高项目。
短板所在,工作所向。
为此,宿州全市上下正紧紧抓住招大引强、招才引智这个经济工作的“牛鼻子”,聚焦各类500强、“国”字头、“央”字号等关键性突破口,确保全市落户百亿级制造业项目1个以上,各县区、园区均落户50亿级制造业项目1个以上,10亿元以上项目2个以上,亿元以上项目超20个,加快构建新的经济增长点、支撑点。
成势:拼出“真实效”
非常之时,必行非常之策。宿州市招大引强、招才引智的“杀手锏”是什么?
答案是用好“四力”,即:
——在加力拼经济上,强化“赛马比拼”。目前,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《宿州市招大引强奖惩暂行办法》,计划按照“两分两统”总体思路【分档定额、分类管理,统一考核、统一排名】,各招商队伍要坚持学习赋能,加快学习掌握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,做到“出场就能出彩、出手就是高手”。
——在聚力抓招引上,做到全员出动。着力招引一批龙头型、旗舰型、行业领军型企业,将每周通报在谈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和参与市重大项目评审会评审,调度频次已由“月调度”改为“周调度”。
全市招大引强暨人才发展工作推进大会上,为招商先进单位授牌。人民网 陶涛摄
——在着力聚人才上,重点做好“引、育、留”三篇文章。做强做优创新平台、企业平台、高校院所平台,为人才发展提供全周期、全要素、全流程服务保障,做到人才与城市“双向奔赴”。
——在致力优环境上,写好招大引强、招才引智的“后半篇文章”。坚持一周一次规委会、两周一次要素保障会、一月一次项目调度会,强化土地、资金、能耗等各类要素保障;同时,常态化开展企业家沙龙、“四接”等活动,切实以政府的工作效率换取企业的发展效益。
“四力”传导到位,动力也随之而来。人民网安徽频道了解到,在此次全市重大项目及人才团队签约仪式,共签约重大招商项目16个,总投资413.26亿元。其中,拟投资规模均超百亿元项目2个,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2个。
签约现场。人民网 陶涛摄
“这次我们总投资105亿元的宿马园区10GW高性能电池生产及光伏发电、储能项目顺利签约,就是看中宿州这片投资热土,他们真情实意,我们企业也要进一步扎根宿州,以商招商引入上下游产业链企业。在宿州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构筑‘百强市’蓝图,我们与宿州一起‘双宿双飞’。”江苏顺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汪水云如是说。
签约只是第一步,要想推动纸上的协议变成实实在在的经济实力,还需要抓好项目落地。
宿州市三馆一中心。宿州市委宣传部供图
杨军表示,如今的宿州,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遇,欢迎更多的企业落地宿州。宿州上下也将始终秉持“当自己人、办自己事、宿事速办”理念,雪中送炭的帮、真金白银的扶,让每个企业和人才团队在宿州创业更加安心、事业更有保障。